滇南老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9章 谢六的布局,十年风雨刃含霜,滇南老狗,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转过身,目光如刀,直直望向许玉容:“可若是此时,齐王府突然开仓放粮,贱价抛售呢?那些世家会恨我 —— 这个杀了他们不肖子孙,却保下家族根基的人,还是会恨齐王 —— 那个坏了他们发财大计,还将他们推上风口浪尖的人?” 火光照在他脸上,突然露出一抹狰狞。
许玉容凝视着谢六眼底翻涌的恨意,火光在他脸上闪烁,恍若随时要将周遭的一切吞噬。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可是齐王应该不会那么傻,接手这批粮食。就算他接了,以他的精明,也绝不会贱卖。更有可能直接将粮草上交皇帝,既落个忠君的美名,又能顺势破坏你的谋划。”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谢六此时在身旁摊开的舆图,上面用朱砂标注的漕运路线蜿蜒如血,“而且,就算齐王真如你所料行事,按你所言,谢恒所运粮草必然数目庞大。如此庞大的粮队,要怎么神不知鬼不觉地运进戒备森严的京都?城门守军盘查、世家眼线监视、户部账册核对…… 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
常无怒听到这里,似乎回过神来,说道:“是啊!京都四门都有御林军把守,每车粮草都要开箱查验,咱们这么多粮食?又怎么瞒得过那些狗官?” 他满脸通红,脖颈青筋暴起,显然也被这看似不可能的计划惊到。
谢六却不慌不忙,伸手从怀中掏出一枚刻着青蛟图腾的令牌,在火光下泛着幽蓝的冷光。他将令牌轻轻放在舆图上,指尖沿着淮河的标记缓缓滑动:“淮河直通京都漕运,表面上是朝廷命脉,实则暗潮汹涌。”
他唇角勾起一抹冷笑,“青蛟帮在沿河码头设了三十六处暗桩,平日里走私盐铁的船队进进出出,早就摸清了守军换岗的规律。白天走官船,打着‘扬州平乱粮草’的旗号,有朝廷的通关文书;夜里换商船,用暗舱藏粮。那些漕运衙门的官员,如果是兵甲器械,肯定是不留半分情面。但这粮食往京里运,又不是人,也不是往外面运,他们收了青蛟帮的银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说到此处,他抽出腰间短刃,在舆图上划出一道弧线:“至于数量……” 刀刃寒光一闪,精准地刺中京都标记,“我让谢恒打着‘补充京都储粮’的幌子,将粮草分批转运。至于齐王,他此时肯定以为自己远在局外,却不知每一粒粮食,都是插向他心脏的刀。”
许玉容盯着舆图上密密麻麻的红点,那些都是青蛟帮的据点,此刻连成一片,竟如一张铺天盖地的大网。她突然意识到,谢六的计划早已筹备许久,从扬州世家到京都权贵,从漕运水路到朝堂纷争,每一步都环环相扣。
但她仍存疑虑,轻声问道:“可万一齐王察觉有异,提前布防呢?而且,大懿天子脚下,眼线无数,真有那么容易吗?”
谢六缓缓收回泛着冷光的短刃,将其收入鞘中时发出一声清越的轻响。他负手走向窗边,目光穿透斑驳的窗纸,投向漆黑如墨的夜空,仿佛能跨越千里,窥见京都城的风云诡谲。
他望着破损的窗纸透进来的月光:“皇帝的眼线遍布天下又如何?最精锐的蓝袍,他们的视线更多还是盯着当官的、当兵的,哪有功夫管一些漕运的江湖帮派的商船。至于其他那些眼线终究都是血肉之躯,是人就有弱点。” 他唇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如今京都物价飞涨,粮食短缺,在这等乱世里,贪欲会像蛀虫般啃噬人心,让他们利令智昏。而我们的陛下久居九重,俯瞰众生,却早已忘了人间疾苦,等他察觉局势失控,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他顿了顿,转身时,火塘的光影在他脸上明明灭灭,面部随着表情的微动显得愈发狰狞:“至于齐王,以他的性子,定会察觉异样。所以我必须在扬州先下手为强 —— 世家子弟伏诛,通匪证据确凿呈上。就算各世家想保,也得权衡利弊:是为几个死有余辜的不肖子孙与我拼命,还是保住家族根基?”
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皇帝巴不得坐山观虎斗,看我们斗得两败俱伤。等世家与齐王焦头烂额时,大批粮草入市,民心浮动……” 说到此处,他抬手推开窗,寒风裹挟着夜露扑面而来,吹动他衣袍猎猎作响。他望着无尽的夜色,声音低沉却充满压迫感:“到时,好戏才要开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