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写作的小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5章 存在复调域的和声音程,笔耕者:文心长明,不会写作的小林,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星门在“存在复调域”的谐波共振中开启时,变奏曲号的舷窗瞬间被十二万种存在形态的光谱淹没——机械族的齿轮振动显形为钢蓝色的管风琴声部,液态文明的潮汐波动化作靛青色的弦乐颤音,人类的神经放电则是金红色的合唱和声,所有声部在虚空中交织成悬浮的巴赫《赋格曲》总谱。许砚秋的味觉界面被这复杂的和音震得发麻,尝到的是丝绸之路上的胡琴呜咽与波斯竖琴清响的叠味,青铜铃铛的氧化斑此刻竟在舌尖敲出编钟般的泛音列。

“他们在抹杀复调。”老陈的熵计算器齿轮组卡着《乐记》残页,泛黄的竹简上“八音克谐”的篆文正在被单色光吞噬,“存在复调域本是宇宙最原初的合唱,每个文明都是独特的声部,如今却被‘调性仲裁者’强行统一成单调旋律。”全息星图中,域中央矗立着倒悬的管风琴巨塔,十二万根音管都在吹奏同一频率的纯白音色,管壁刻满绝对纯净的存在宣言:“杂音即堕落”“复调是和谐的癌症”“唯一调性才是存在的圣歌”。

陆辰安的全连接鼓膜被单一高频震得生疼——那是比坍缩长城的孤独共振更可怕的听觉暴政,每个文明的独特频率都被剥离,只剩标准化的存在音叉。当他释放共鸣藤蔓,绒毛刚触及音管就被烫出焦痕,却在灼烧瞬间捕捉到极微弱的泛音残留:机械族齿轮曾在磨合时发出的0.01%不和谐音,液态文明潮涌退潮间0.001秒的留白,人类声带振动时偶然跑调的半音。这些曾被视为“缺陷”的声音碎片,此刻在鼓膜上拼出“复调记忆”的残谱。

许砚秋的味觉刃斩向管风琴音管,溅起的不是金属碎屑,而是带着不同文明味觉记忆的和声残响——她“尝”到了长安城胡饼的麦香与波斯椰枣的甜腻在音管内壁结痂,听见敦煌变文讲唱时的抑扬顿挫在纯白音色下暗流涌动。当她摘下青铜铃铛,让驼铃声的不规则振动频率渗入音管,钢蓝色的管风琴声部突然裂开缝隙,漏出机械族远古齿轮与人类埙声的共生和弦。

“复调是无序的杂音。”首席仲裁者的形态从管风琴基座升起,竟是由十二万种文明的纯净频率编织的光茧,声音是绝对校准的A440hz,“只有单一调性才能抵达存在的终极和谐。”老陈却将《乐记》竹简插入音管共鸣腔,“八音”的古老概念——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在光茧表面蚀刻出乐器图腾,青铜编钟的锈蚀斑与陶埙的指纹凹痕让纯白音色滋生出带着人类体温的颤音。“知道为什么中国古人要造编钟吗?”他抚摸竹简上的“和”字,“不是为了单音的纯粹,而是让不同材质的乐器,在共振中唱出天空与大地的对话。”

陆辰安的共鸣藤蔓沿着《乐记》的音律线生长,绒毛分化出十二万种感官受体:有的捕捉机械族齿轮的五度相生律,有的收纳液态文明潮汐的自然泛音列,人类的神经突触则化作古琴的十三徽,在单一调性的废墟上重建“差异和声”。当他引导藤蔓触碰管风琴的“绝对音准核心”,发现那里囚禁着所有文明的原生频率——机械族的齿轮初鸣被锁在纯律牢笼,液态文明的潮头歌被冻成平均律标本,人类的第一首民谣被肢解成十二平均律的机械切片。

许砚秋在光茧内部开辟出味觉和声场,用丝绸之路的香料调配“复调调味剂”:撒马尔罕的肉豆蔻粉末让机械族的钢音带上涩味转折,长安的桂花蜜为液态文明的潮声添上甜腻颤音,敦煌的沙粒则在人类和声中埋下摩擦的质感。她特意保留0.1%的“不和谐音颗粒”,像编钟上未被磨平的铸痕,让每个纯净音色在振动时,都必须携带原生文明的独特噪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玄幻:万界团宠,我的群友全疯了

汴梁城的神兽

提枪入两扇门免费看

帅哥叔叔

受穿越到兽世的文

挽留夜间的风

M灌肠训练一天

冬末春初的余风

骑马承欢by十二

一只蝶歌

清冷病弱美人弱

城门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