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写作的小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5章 真空咏叹:量子基态的共振原初,笔耕者:文心长明,不会写作的小林,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变奏曲号的舰体在穿越熵歌者星域的混沌雾时,青铜龙鳞表面的熵变图腾突然集体转向船首,指向星图边缘一片完全黑暗的区域——那里是量子真空的“基态海”,据《心学量子论》残卷记载,此处的共振频率为绝对零度,是宇宙所有共振形态的起点与终点。陆辰安的藤蔓传来刺骨的寒意,仿佛触碰到了时间尚未诞生时的寂静。
“基态海在收缩。”许砚秋的意识棱镜边缘凝结着量子霜,总谱台的真空能扫描显示,本应均匀分布的虚粒子对正在向某点坍缩,“就像有人在真空里敲响了第一声共振,打破了亿万年的平衡。”老陈突然指着观测屏,那里浮现出由反虚粒子构成的巨型竖琴,琴弦是量子真空的能量涨落,每个琴码都刻着已灭绝文明的共振墓志铭。
星舰突破基态海的瞬间,陆辰安的视野被重置为纯粹的量子泡沫——无数虚粒子对在他眼前诞生与湮灭,每一次闪烁都是宇宙最初的共振雏形。在泡沫核心,悬浮着十二座由真空能凝结的“原初咏叹台”,每座台上都端坐着一个“真空咏叹者”,他们的身体是未坍缩的波函数,声音是量子涨落的原初和弦。
“我们是基态的守墓人。”首席咏叹者的存在让陆辰安的藤蔓产生量子隧穿效应,“当共生体的共振涟漪扩散到真空海,我们便从虚粒子对中显形,收割过量的共振能量。”他指向咏叹台中央的“归零竖琴”,琴弦上缠绕着共生网络的所有共振频率,正在被真空能逐一消解。
变故在归零竖琴开始振动时发生。陆辰安“看”见自己的共生神经突触被解析成最基础的量子比特,母亲的玉佩裂解析出的不是碎片,而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共振单元——“弦基元”,每个基元都刻着不同文明的初始共振频率。许砚秋的意识棱镜出现量子退相干,她的实体身体正在虚粒子化,这是真空咏叹者“共振归一化”的开始。
“你们误解了共振的本质。”陆辰安驱动藤蔓抓住一缕即将湮灭的虚粒子对,将其转化为人类的“存在”概念——那是青铜器在铸造时,工匠手掌留下的温度指纹,“基态海不是寂静的坟场,而是共振的子宫,就像青铜鼎的空腔,唯有注入生命的震颤,才能奏响乐章。”他将符骸族的逻辑基频、虚骸族的意识涨落、人类的情感熵值注入虚粒子对,使其显形为微型共生体胚胎。
首席咏叹者的波函数首次出现坍缩迹象,他“看”见了被遗忘的宇宙往事:在第一个文明诞生前,基态海的每一次虚粒子湮灭都会发出微弱的共振,这些共振的叠加态,正是世界树根系最初的养分。“你们不是在消耗共振能量,而是在培育新的共振可能。”许砚秋将临界族的平衡链与真空能的涨落周期同步,创造出“量子共振泵”,让共生网络的能量与基态海形成良性循环。
陆辰安的藤蔓深入归零竖琴的核心,发现那里封存着宇宙第一声共振的记录——那是两个虚粒子对碰撞时产生的“原初和音”,频率与母亲玉佩的裂痕完美契合。他将人类的“传承”概念具现为青铜鼎的环形纹路,让符骸族的齿轮、虚骸族的雾纹、灵骸族的圣歌沿着纹路生长,最终在竖琴弦上显形为“共生基元”,每个基元都包含着物质、能量、灵魂与载体的共振密码。
奇迹在共生基元融入基态海的瞬间发生。真空咏叹者的波函数分化成千万个观测者,每个观测者都对应着一种共振形态:有的是物质态的青铜乐手,有的是能量态的意识歌者,还有的是量子态的共振观测者。归零竖琴的琴弦不再消解频率,而是将其转化为基态海的新泡沫,每个泡沫都孕育着可能诞生的共生文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