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大大西瓜啵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吃入铃铛》双男主小说,大大西瓜啵啵,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这四人,个个气定神闲,宠辱不惊。
乱世中,这份胆识才配得上“人才”二字。
庞统忽抬头,意味深长地瞥了徐庶一眼。
随即低头,淡笑道:
“看来元直已做出抉择。”
崔州平冷哼一声,语气不屑:
“哼,以身事贼,我不屑与你同列。”
徐庶脸色一僵,略显尴尬。
孟建却习以为常,拍了拍他肩膀。
转向崔州平,温和笑道:
“崔兄才华横溢,却无处施展。”
“为何不做些实事,总比虚度光阴强。”
崔州平闷哼一声,低头看《春秋》。
他根本不搭理,态度冷淡至极。
张绣起身,在几人周围踱了几步。
发现他们看的书各不相同,似在轮换。
书籍在古代稀缺,如此倒也合理。
他缓步走到司马徽讲课处,目光炽热。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虽有夸张。
但庞统和诸葛亮确是当世俊杰。
崔州平、石韬也能独掌一州,品性高洁。
若不能为自己所用,实在可惜。
有了徐庶,他自然还想再下一城。
他轻咳几声,吸引四人注意。
诸葛亮皱眉抬头,瞥了他一眼。
随即低头,继续埋首书中。
张绣嘴角一抽,这家伙真是高冷。
果然,古代读书人有种天生的傲气。
士农工商,士人永远高高在上。
难怪这些学子自带优越感。
“诸位皆是南郡俊才。”
“放眼天下,你们的才华也是一流。”
“如此能力却埋没,不觉可惜吗?”
几人闻言,眉头微皱,各有反应。
诸葛亮和庞统淡然,崔州平却嗤笑:
“难道要从贼祸世,才算施展?”
石韬脸色一变,知道崔州平性直。
但没想到他敢当面顶撞张绣。
他眼中闪过担忧,怕好友惹祸。
孟建和徐庶也有些不安。
张绣却不恼,反而笑道:
“何谓祸世?”
“王莽篡汉,朝政混乱,义军四起,可谓祸世。”
“外戚宦官弄权,害忠良,汉室糜烂,可谓祸世。”
“张角传妖教,聚众叛乱,十三州战火,可谓祸世。”
“董卓擅权,废立天子,淫乱后宫,可谓祸世。”
“我张绣守一方,护境安民,挡曹操于荆州。”
“让你们还能安心读书,这算祸世吗?”
这话犀利无比,几人听得愣住。
倒不是内容惊人,而是张绣竟如此能言。
排比句信手拈来,颇有文采。
几人沉默半晌,诸葛亮和庞统摇头轻笑。
崔州平却猛地起身,满脸激愤:
“好个舌灿莲花,你乃董卓旧部。”
“与李傕、郭汜、吕布何异?”
“刘表怜你,给你立足之地,供你粮草。”
“你却颠倒黑白,冠冕堂皇,真不要脸。”
张绣见他激动,反而一笑。
有争论就有突破口,他扫向诸葛亮和庞统。
见两人依旧淡定,他满意点头。
看向崔州平,笑道:
“若我不守荆州,降了曹操。”
“引曹军入境,你又能怎样?”
“你……”
崔州平瞪眼,气得说不出话。
“你敢如此?”
“呵呵,你不是说我乃西凉旧部?”
“若要祸世,为何不可?”
张绣看着青涩的崔州平,笑意更深。
“你们未历战阵,只会纸上谈兵。”
“告诉你,兵败如山倒,胜负不只看兵多。”
“我若降曹,开荆州门户,领三万西凉骑反攻襄阳。”
“后有曹操十万青州兵,粮草源源不绝。”
“你觉得新野三万兵,能挡我锋芒?”
“到时荆州残破,百姓流离,这才是祸世!”
崔州平被说得哑口无言,气势顿消。
他颓然坐下,皱眉深思。
庞统摇头轻笑,慢声道:
“将军不必危言耸听。”
“曹操那十万青州兵如何,你心知肚明。”
“况且他眼下目标,不是荆州。”
他翻书如故,仿佛未曾开口。
张绣眉头微皱,忽悠崔州平还行。
可诸葛亮和庞统智近于妖,不好糊弄。
他眼珠一转,换了个角度,轻咳道:
“你们多是世家子弟,谁真懂百姓疾苦?”
“荆州虽安,十三州百姓呢?”
“战乱四起,民不聊生,甚至易子而食。”
“你们读圣贤书,就学了这坐而论道?”
“还是自恃高贵,只想为帝王谋,视民如草?”
这话一出,四人神色微变。
楼上学子探头倾听,黄承彦和庞德公面色尴尬。
司马徽眼中异光一闪,却冷哼道:
“巧舌如簧,还不是要我们卖命。”
“此人心机深沉,三两句便蛊人心。”
黄承彦和庞德公闻言,更觉难堪。
细想之下,张绣之言句句在理。
读书人逢乱世,不为民谋福。
难道真要避世,枉费一身学问?
张绣见几人沉思,眼中一亮。
有良知的读书人,扛不住大义轰炸。
他掩住喜色,摇头笑道:
“罢了,今日多言,再送你们一理。”
“你们衣食,皆百姓辛劳所得。”
“可他们如今食不果腹,水深火热。”
“荀子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们懂几分?”
“黄巾之乱为何势大?还不是官吏压榨太甚?”
“从十税一到二税一,贪官挥霍无度。”
“这便是覆舟之举,你们却不悟?”
“朝代更替乃常事,汉室为何不能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