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梨园词会
乱世浮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章 梨园词会,被言情文男主们被轮流欺负的小说,乱世浮萍,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时,距离宵禁还有半个时辰。武安君略作思忖,决定开门一探究竟。
“别敲了,你找何人?”他打开门,只见一个身着小厮服饰的下人站在门口,瞧模样,应是某个大户人家的。
“明日午时之前,送十斤卤肉至梨园小筑,这是肉钱,余下的当作跑腿费。”小厮边说,边递上一小锭碎银子。
武安君眼前一亮,这一枚碎银子,少说也值一贯钱,而十斤卤肉不过五百文,这位客人出手竟如此阔绰。
“放心,明日午时前必定送到。还未请教你家恩客贵姓?”武安君满心欢喜地接过银子,笑着问道。
“我家公子姓秦。明日你务必亲自送来,切不可有误!”小厮丢下这句话,便转身离去。
武安君将碎银子在手中抛了抛,脑海中思索着,却怎么也想不起泌阳县有哪位秦公子如此豪气。罢了,明日按时送去便是。
武安君知晓,梨园小筑乃是红袖坊的产业,专门用来招待那些不便出入风月场所的贵客。而红袖坊,可是泌阳县内赫赫有名的青楼,据传其背后靠山正是泌阳县主簿曹昉,在这泌阳县,无人敢轻易招惹。
说起这曹昉,他出身本地大族曹家,早年在大乾时,通过特奏名得了个同进士出身,又花了些银钱捐了个主簿之职。北元打过来后,他识趣地投诚,便继续留在泌阳县担任主簿,朝廷以此来稳定当地人心。
是夜,恰逢大雪纷飞,武安君早早歇息,为明日的差事养精蓄锐。
次日,肉刚炖好,他便取来一个干净的盆,在盆底铺上油纸,小心翼翼地将卤肉放置其中,再用锅盖严严实实地盖住,力求送到时,肉还能保留些许热气。
“我去去就回,你们照看好店铺。”武安君向众人交代一声,便小跑着朝梨园小筑赶去。人家给了这么多钱,服务自然得做到位。
刚到梨园小筑门口,武安君便瞧见林明带着一众捕快守在那里,阵仗着实不小。“林捕头,这是出大案子了?”武安君小跑上前,心中暗自叫苦。
林明出现在这儿,多半是有大案发生。可千万别牵扯到他的客人,不然还得去衙门接受问询。
“武兄弟,你怎么来了?这梨园小筑能有什么案子,不过是有大人物在此小住,我们负责巡视罢了。”林明也颇感诧异,武安君自打进了泌阳县城,那可是安分守己,几乎都没出过西市。
至于案子,谁敢不长眼,去招惹曹主簿背后的势力,那不是找死吗?
“有一位秦公子,昨日在我店铺下了定钱,让今日午时前送十斤卤肉到这儿。”武安君说着,将面前装着卤肉的盆递到林明面前。
虽说彼此是熟人,但林明还是谨慎地掀开锅盖瞧了一眼,在大人物面前,可容不得半点差错。
“随我进去吧,千万别失了礼数!”林明确认无误后,将水火杖递给一旁的捕快,亲自带着武安君往里走。“林捕头,到底是什么大人物啊?”武安君压低声音,好奇地问道。
“唐州学正邓大人来此巡视,县令与主簿亲自作陪,还有大批唐州仕子跟随……”林明说到这儿,突然意识到什么,神色有些尴尬,下意识地瞧了一眼武安君。
毕竟,武安君曾经也是唐州声名远扬的年轻学子,如今却已与这等圈子渐行渐远。
武安君无奈地摇摇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大乾虽说存在诸多弊端,可在科举方面,相对还算公正,即便是蔡桧,也难以独断专行。而北元这边,本就对科举不太重视,更何况是新归附的唐州。
“哟,武安君来了,大家伙快来瞧瞧,咱们的才子来了!”一道带着讥讽的声音骤然响起。
武安君顺着声音望去,竟是秦蕴。武安君心中一惊,刹那间明白,那秦公子很可能就是秦蕴。怪不得出手如此爽快,原来是憋着坏,想借此奚落自己。
周围的人纷纷投来嘲讽的目光。想当初,在通过解试的人中,武安君可是最年轻的,风头一时无两,这般出众,自然也遭人嫉恨。
“可不是嘛,武大才子,今日不妨赋诗一首,让我等也开开眼界!”秦蕴的狗腿子立刻在一旁附和。
“方才秦公子做了一首词,《清平乐》,疏疏整整,风急花无定……”众人随即对秦蕴的词作一顿猛夸。没办法,如今秦蕴的父亲可是唐州通判,谁不想讨好几句。
“诸位,诸位才子才高八斗,武某不过一介粗鄙之人,今日来此,只为送货。”武安君说着,将卤肉递到秦蕴跟前,满心盼着对方赶紧收下,自己好能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
众人见状,哄然大笑,心想这哪是什么才子,分明就是个杀猪卖肉的,简直丢尽了读书人的脸。
“叶知礼,这便是你口中的少年俊杰,你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这时,一位身着华贵服饰的中年男子缓缓走来,上下打量着武安君。
“回学正大人的话,这武安君才思极为敏捷,四书五经无所不通,在诗词方面也颇有心得,乃是老朽最为得意的门生!只是他出身寒微,还望学正大人能够多加提携一二!”叶知礼赶忙上前,拉着武安君的衣袖,向学正大人极力推荐。
武安君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伤感,没想到在这世道,竟还有人如此惦记着自己的前程。
“恩师,学生早已荒废学业……”武安君眼中泛起泪花,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叶知礼对自己的爱护之情。想当初,自己出身贫寒,在书院时,极得叶知礼喜爱,先生家中藏书任由自己翻阅,私下里但凡有所请教,先生无不详细解答。
毫不夸张地说,若没有叶知礼,自己的求学之路定会坎坷许多,这份恩情,他铭记于心,难以割舍。
“哈哈,叶老先生,还是收起这份心思吧!”秦蕴冷笑一声,心想这个老顽固,还妄图为武安君出头。
“昔日不过是侥幸罢了!”
“秦公子才是我辈中的翘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