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箫冷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章 流量海啸:在封杀与觉醒之间,气候边缘,寒箫冷月,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走在新海市的大街上,李墨飞感到异常的愤怒,一个职能部门的领导竟然如此漠视即将到来的气候灾难,还将他“请”离气象局,权力与科学竟然如此格格不入。他拿出手机,拨通了赵东浩的号码:“赵教授,气象部门的态度很冷淡。他们认为这只是理论,不愿意采取行动。”
电话那头传来赵东浩的叹息声:“我早就料到会这样,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媒体向公众传递这个消息。”
林然说:“老师,我们试试看。”随即,他拨通了黄娅娅的电话。
傍晚时分,新海市的一家咖啡馆里,灯光柔和,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香气。李墨飞坐在角落的座位上,手中捧着一杯已经凉透的美式咖啡,目光时不时扫向门口。他的心情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急切。
几分钟后,黄娅娅推门而入。她快步走到林然面前,微微一笑:“抱歉,来晚了。刚刚结束一场采访。”
李墨飞站起身,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没关系,你能来就好。”
两人坐下后,李墨飞直奔主题:“黄娅娅,我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想请你帮忙。请你帮我在媒体发发表这个预测报告。”他将预测报告递给了黄娅娅,并向她介绍了与市气象局张副局长交流的情况。
黄娅娅沉默了片刻,随后低声说道:“李墨飞,你知道官媒的规矩。我们只能发布气象局的正式预报,不能擅自传播未经官方确认的信息。如果我帮你发布这些数据,可能会违反规定。”
李墨飞的心一沉,但他并没有放弃:“黄娅娅,这场暴雨的后果太严重了!如果我们不提前预警,市民们根本来不及准备。怎么办?”
黄娅娅的目光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又变得坚定:“李墨飞,你只能通过自媒体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但你要明白,这样做风险很大。如果引起社会恐慌,你可能会被追究责任。”
咖啡馆的智能玻璃正在过滤暴雨关键词,黄娅娅的耳坠闪烁两下——这是电磁屏蔽启动的信号。她将拿铁杯底贴在李墨飞的手机背面,拿铁拉花的涟漪突然凝固成二维码。
“用声纹密钥解码。”她压低声音,杯底传出的次声波唤醒手机暗层系统,“这是去中心化发布协议,每份数据包都内嵌自毁程序。”
李墨飞的瞳孔映出全息键盘,暴雨模型被拆解成九宫格谜题。当他输入最后一道气象方程,数据流突然裂变成百万个纳米级信息胶囊,每个胶囊外壳都刻着《巴黎协定》的经纬度坐标。
当晚八点十七分,第一条动态在暗网浮出水面。暴雨预测报告被转码成电子乐谱,在音乐平台悄然上线。副歌部分的频率峰值对应降水强度,评论区乐迷们疯狂转发:“这段drop像暴雨砸在脑神经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