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曹魏叛臣末路:在权力绞肉机里狂飙的悲剧群像
带帽衣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1章 曹魏叛臣末路:在权力绞肉机里狂飙的悲剧群像,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带帽衣服,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汉献帝初平三年(192 年),长安城头的血染红了王凌的衣襟。叔父王允被李傕剁成肉酱时,他刚满 15 岁,跟着哥哥王晨爬城墙逃亡,裤脚还挂着城砖的碎碴。谁能想到,这个在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少年,四十年后会成为曹魏最敢折腾的太尉。
曹操征辟他当丞相掾属时,他正在中山郡教百姓挖水渠。别人劝他抱曹洪大腿,他却把自己治郡的账本拍在曹操案头:\"明公要的是能办事的吏,还是会送礼的官?\" 后来在兖州烧了孙权的战船,在豫州给先贤立碑,一步步熬成征东将军,成了淮南地面上的 \"土皇帝\"。
嘉平元年(249 年),司马懿剁了曹爽的那年秋天,王凌的外甥令狐愚在平阿大营搓着手说:\"齐王曹芳就是个傀儡,楚王曹彪能文能武,咱把他迎到许昌,比跟着司马家强。\" 王凌摸着太尉印绶笑:\"先别急,等荧惑星入南斗再说。\"
他不知道,自家儿子王广早就泼冷水:\"废立这种事,咱玩不过司马懿。\" 但王凌偏不信邪,让张式带着密信去找曹彪,又派劳精去洛阳联络儿子。结果令狐愚突然暴毙,黄华、杨弘直接把密信拍给司马懿,把一场密谋变成了笑话。
嘉平三年(251 年),百尺河边,王凌看着司马懿的战船铺满河面,突然想起叔父王允的断头台。他单船迎上去,把印绶丢在甲板上:\"我输给你,不是输在兵,是输在你比我狠。\" 司马懿笑着接过印绶:\"你想当霍光,可惜没霍光的命。\"
押解到项城那晚,狱卒送来毒酒,他盯着酒盏里的月影:\"当年长安城破,我没敢死;现在败了,倒是敢了。\" 仰头饮尽时,血溅在囚车的木栏上,比当年王允的血还红。
青龙三年(235 年),高句丽的丸都山城,毋丘俭踩着鲜卑俘虏的尸体登上城墙。他看着王宫的金瓦,想起父亲毋丘兴在武威砍羌人头的样子,抽出腰刀砍断王宫中柱:\"你骚扰辽东十年,我今天拆你老巢!\"
这一战,他追着高句丽王宫过了沃沮千里,在肃慎南界刻石记功,把东北亚的游牧民族吓得称他 \"东方修罗\"。回洛阳时,车上装着八千颗敌首,皇帝赏他安邑侯,他却盯着地图上的寿春 —— 那里,才是他的终极舞台。
正元二年(255 年)正月,扫帚星划过西北天际,毋丘俭拍着文钦的肩膀笑:\"这是咱的祥瑞!\" 他伪造太后诏书,把司马师的罪状写成传单,让骑兵在淮南到处撒。文钦看着满街的 \"清君侧\" 檄文,搓着手问:\"咱能赢吗?\" 他指着地图上的项城:\"守住这里,等吴兵北上,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可惜他算错了人心 —— 淮南将士的家都在北方,看着司马懿的军旗,投降的比战死的多。撤退时文钦劝他入吴,他却非要回寿春,走到慎县的芦苇荡,被张属一箭穿心,脑袋挂在洛阳城头时,眼睛还盯着西北方向的彗星。
正始年间,洛阳的清谈馆里,诸葛诞举着酒杯跟夏侯玄论《老子》,袖子上绣着庄子的蝴蝶。明帝烦透了这群 \"浮华党\",一怒之下免了他的官。谁能想到,这个曾经的清谈高手,到了扬州却成了屯田专家,在淮河两岸种出万亩良田,连东吴的商船都来换粮食。
甘露二年(257 年),寿春城墙下,诸葛诞看着司马昭的二十六万大军合围,转身对将士说:\"当年项羽困垓下,靠的是人心;咱守寿春,靠的是粮食。\" 他囤了够吃一年的谷子,把淮南屯田兵和新附的吴军编在一起,连城墙都用粮食袋子加固。
文钦建议放北方人出城省粮食,他却拍案:\"这些人跟了我多年,怎能弃之?\" 结果文钦被杀,文鸯翻墙投降,他还在城头指挥射箭。城破那天,他带着数百死士喊着 \"为诸葛公死\" 冲锋,被胡奋一枪挑下马,脑袋落地时,眼睛还望着寿春粮仓的方向。
建安年间,汝南的田野里,12 岁的邓艾蹲在牛背上读陈寔碑文,读一句就在牛背上划一道。因为口吃当不了文秘,只能当稻田守草吏,却把每个田埂都画成军事地图。司马懿发现他时,他正在许昌郊外比划:\"这里挖渠,能屯五万兵粮。\"
后来在淮南开广漕渠,在陇西种屯田,连鲜卑人都知道魏国来了个 \"屯田将军\"。毋丘俭造反时,他连夜修浮桥;诸葛恪围新城,他算出对方必败,一步步从屯田吏熬成征西将军,没人想到,这个口吃的农夫,会成为蜀汉的终结者。
景元四年(263 年)十月,阴平道的悬崖上,邓艾裹着毛毡往下滚,身后跟着几千攀藤附葛的魏军。山高谷深,粮食快断,有人想退,他抽出佩剑:\"当年淮阴侯背水一战,咱今天背山一战!\" 江油守将马邈看见这群从天上掉下来的魏军,直接跪了。
成都投降那天,他摸着刘禅的玉玺笑:\"你爹当年在新野种菜,你在成都投降,真是天命。\" 却没想到,钟会的密报已经送到司马昭案头,囚车来的时候,他正给蜀汉旧臣训话:\"跟着我,比跟着司马家强。\" 可惜,没人敢接这话。
正始五年(244 年),太学课堂上,19 岁的钟会指着《周易》对王弼说:\"互体之说太迂,不如直接看卦象。\" 后来给司马师当幕僚,毋丘俭造反时,他在中军帐里算准每一步;诸葛诞困寿春,他伪造全怿的家书,把吴军骗得开城投降,时人都叫他 \"子房再世\"。
景元四年(263 年)十二月,成都的丞相府里,钟会摸着姜维的剑柄笑:\"伯约,咱联手拿下长安,就能学刘备三分天下。\" 姜维看着他眼里的狂热,想起诸葛亮的叮嘱:\"钟士季聪明过顶,必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