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大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19章 卫子夫:朕朕朕!狗脚朕!,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九品大韭菜,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上上下下的大臣又有多少行不法之事!”</p>

“朕以至诚待天下!”</p>

“而这些人竟把朕当成了历史上那些可以随便欺负的无能之主吗?!”</p>

“可恨!”</p>

……</p>

从乾隆即位到乾隆十三年的初政时期,乾隆的统治风格是行仁慈宽大之政。</p>

但是仁慈之主不是那么好当的。</p>

乾隆对大臣们宽大仁慈,一开始他们确实曾经如沐春风,感激涕零,感恩戴德。</p>

可是时间一长,有些人就故态复萌,又回到了康熙晚年那个懒散懈怠的老样子了。</p>

最关键的是,乾隆一宽大,贪污之风又刮起来了。</p>

雍正年间,由于雍正大力整顿,大臣们基本都能安分守己,到了乾隆六年前后,朝中却先后发生了数起大案。</p>

孝贤皇后在时,乾隆的情绪一直很好,他主打一个平衡和徐徐图之,期望自己与唐太宗一样,百官也能和自己一心一德,共臻盛世。</p>

但孝贤皇后死了,乾隆心情极度恶劣,群臣的“不理解”也让他不想再玩什么徐徐图之了,他懒得“好名”了。</p>

乾隆十三年也就成了乾隆朝政治的一个分水岭。</p>

其统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p>

换句话说,他开始理解雍正了,变成雍正。</p>

……</p>

大唐。</p>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坐在望云亭内,看着天幕,握着皇后的手轻声道:</p>

“水这个东西看起来比较柔弱,所以很多人最后都是淹死在水里。”</p>

“君王仁柔是好的,但太过仁柔可能是导致更多的大臣陷入法网。”</p>

“而且……”</p>

李世民突然轻笑道:</p>

“不是朕看不起他们。”</p>

“就明清大臣的整体素质,能和我贞观一朝的臣子相提并论吗?”</p>

“不能,他们没有那个能力。”</p>

“我以诚待人,大臣们同样以诚待我。”</p>

“但明清大臣们不会,他们并不会用相同的忠诚来回报君主。”</p>

“相反,他们大多数只会把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当成了可钻的空子,拼命捞钱。”</p>

长孙皇后仔细听着,听完后叹气道:</p>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p>

“二郎说大臣之过,那明清君主不也是视臣子如草芥吗。”</p>

帝后二人对视一眼。</p>

顿感大唐之幸!</p>

最起码大唐的问题没有那么复杂!</p>

后面那些朝代……就是一颗乱线团。</p>

……</p>

大明·永乐时期</p>

朱棣真是觉得奇了怪了。</p>

他怎么在乾隆一人身上看到了多人的影子?</p>

此时此刻就看到了他爹和他自己的影子了。</p>

“难怪说,儿子总会变成父亲。”</p>

朱棣对着徐皇后笑道:</p>

“因为经历过事情相同,在没有知道其他解决办法十,也就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会那么处理。”</p>

徐皇后知道朱棣在说什么,点头称是。</p>

“雍正那么严厉,那么苛刻,也确实是大势所迫。”</p>

“康熙晚年留下的一些大臣们不容他宽大。”</p>

“现在,轮到乾隆自己面对这些问题了。”</p>

……</p>

自乾隆十三年起,乾隆彻底抛开了宽大仁慈的面具,放弃了“以礼治天下”的儒家梦想。</p>

拿起了法家的屠刀和鞭子,像秦始皇那样以“法”、“术”、“势”来统驭大臣。</p>

这是统治方针和思路的转变。</p>

……</p>

大汉·武帝时期</p>

刘彻表示他一个字也不信。</p>

都是千年的狐狸,朕还不懂你?</p>

说到底还是借题发挥!</p>

“这小子……真他娘的……光明正大的阴!”</p>

卫子夫奇怪的看了一眼刘彻。</p>

“天幕不是说了乾隆是因为太过宽仁,所以才改变态度吗?”</p>

刘彻满意的对卫子夫点头道:</p>

“很好,皇后继续保持这种状态!朕很喜欢!”</p>

卫子夫:……</p>

她袖子里拳头捏得死死的。</p>

要不是打不过,她非得给他三拳!</p>

朕朕朕!狗脚朕!</p>

卫子夫在脑海中狂殴了一顿刘彻,殴打的刘彻跪地求饶后,才放开臆想回到现实。</p>

随即扬起一个大大的笑脸,柔声道:</p>

“妾不明白,请陛下解惑。”</p>

刘彻微笑捋须道:</p>

“其实无惑可解,因为天幕早就言之了。”</p>

“干纲独断。”</p>

“皇后的死只是一个由头,一个理由。”</p>

“当然,朕相信帝后之间的真感情。”</p>

“毕竟诗词有感而发,不会骗人。”</p>

“但朕也明白,这是一个态度转变的天赐良机。”</p>

刘彻看向天幕,眼中精光闪烁。</p>

“哪怕是造成朝廷震动,史书也只会记载皇帝是因为悲痛大臣们对皇后的不敬。”</p>

“而且……太轻了……”</p>

刘彻太知道皇帝是什么玩意儿了。</p>

如果真的气愤,事情不会这么高高抬起,轻轻放下。</p>

换句话说,大臣死的太少了。</p>

这不符合天幕和后人所说的真爱情形。</p>

也不符合皇帝的心境。</p>

那么原因就只有一个。</p>

乾隆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在这个时机选择了对他最有优势的决策。</p>

再次平衡。</p>

刘彻突然有了兴趣。</p>

看了这么多皇帝,这是让他最感兴趣的一个。</p>

其他皇帝只想把朝堂保持在一个静态的环境内。</p>

然后在这个静态的环境中施展平衡术。</p>

乾隆不是。</p>

他不让朝堂保持在静态中。</p>

而是保持在动态里。</p>

一切玩法都由他决定。</p>

“这才是……干纲独断……”</p>

卫子夫脸带着柔情似水的笑意,一双桃花眼却斜睨着他。</p>

狗东西!</p>

一点感情没有!</p>

……</p>

我们一直有个认识误区,那就是清朝惩贪最厉害的皇帝,是雍正。</p>

但其实不对,是乾隆。</p>

乾隆比雍正仁慈,那是乾隆十三年以前的事。</p>

从乾隆十三年开始,乾隆掀起了一场惩贪风暴。</p>

以此成为了历史上惩贪态度最坚决、手段最严密、手腕最强硬的皇帝之一。</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剑走偏锋的大明

郁雨竹

污浊妄构

iPISRZ

重生笑傲觉醒系统,我在诸天乱

骑毛驴的达芬奇

武侠之仙魔乱起

梦叶

篮球大联盟

一毛二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