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白起暗至
上班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章 白起暗至,被陌生人囚禁的美人小说双男主,上班苦,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夜幕如墨,悄然降临。天空中繁星点点,宛如镶嵌在黑色绸缎上的宝石。白起带着亲卫,趁着夜色的掩护,悄然潜入赵军防线外围。他们身形敏捷,犹如鬼魅,在黑暗中穿梭。月光如水,洒在河道之上,泛起粼粼波光。白起目光锐利,很快发现河岸两侧,每隔十步便埋着陶制的声响器。一旦有人靠近,触发机关,里面的铜铃便会发出细微的震动,示警敌军。“赵括连撤退路线都设下了机关,心思缜密至此。” 白起轻声感慨,用匕首挑开覆盖在声响器上的枯叶,“通知蒙骜,让他准备五千束火把,三日后子时,我们要一举烧毁赵军的粮草转运站,打他个措手不及。”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仿佛已经看到了赵军粮草转运站被大火吞噬的场景。
赵括在营帐内,眉头紧锁,反复推演秦军的可能行动。他的面前,是一个巨大的沙盘,上面标注着秦军和赵军的兵力部署、地形地貌等信息。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能够透过沙盘,看到未来的战局。“白起在等,等我们粮草见底,或是军心浮动,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赵括低声自语,抓起一把染血的箭矢,箭杆上 “秦” 字标记被刻意抹去,这显然是秦军惯用的混淆之计。突然,他脑海中闪过父亲赵奢的教诲:“白起用兵,善在‘拖’字诀。” 赵括深吸一口气,目光愈发坚定,心中已有应对之策。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从容,仿佛无论白起如何出招,他都能轻松应对。
白起的营帐内,灯火通明,谋士们围坐一圈,正在激烈争论。有人言辞激昂,挥舞着手臂,建议正面强攻,凭借秦军之勇,冲破赵军防线;有人则冷静分析,指着沙盘,主张切断赵军粮道,困死赵军。白起却不为所动,目光紧紧盯着舆图上的 “石长城”,那道蜿蜒百里的防线,在舆图上宛如一条蛰伏的巨蟒,蓄势待发。“派人去咸阳,让他们加急运送三万石粟米。” 白起沉声道,将竹简递给传令兵,“这场仗,至少要拖半年,我们有的是时间,跟赵括耗下去。” 帐外,更夫打更的声音传来,已是三更天,白起却毫无睡意,目光炯炯,继续在沙盘上推演新的战术,棋子在他手中排列组合,变幻莫测。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眼前的沙盘和即将到来的战争。
赵括察觉到秦军的意图后,果断在营地内推行屯田令。他亲自督促士兵开垦荒地,士兵们手持锄头,在荒芜的土地上奋力挖掘,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播下耐旱的粟米种子,同时派人前往周边村落,用兵器换取百姓的存粮。“我们要比白起更能熬。” 他对苏三娘说,目光坚定,仿佛在向白起宣战。“传令工匠,改良水车,引丹水灌溉农田,务必让这些粟米茁壮成长。” 营地里,工匠们施展巧思,将一些实用的机械构造运用到农耕器具上,原本荒芜的土地上,渐渐冒出嫩绿的禾苗,给这肃杀的战场增添了几分生机。嫩绿的禾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顽强和不屈。
白起得知赵括的屯田举措后,冷笑一声:“赵括倒是懂得未雨绸缪,不过,想自给自足,可没那么容易。” 他命人在秦赵边境散播谣言,称赵国即将战败,百姓纷纷逃亡,扰乱赵国人心。同时,暗中派人乔装打扮,混入赵军运粮队必经之路,破坏赵军的运粮队,劫掠他们从民间征集的粮草。“赵括想自给自足?我偏不让他如愿。” 白起把玩着一枚赵军的箭镞,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仿佛要将赵括置于死地而后快。
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中,秦赵双方都在等待对方先露出破绽。白起继续派出小股部队,如骚扰的蚊虫般,时不时对赵军发动袭击,制造进攻假象,却始终不发动大规模战役,试图耗尽赵军的耐心与资源。赵括则稳守防线,如磐石般坚定不移,一边加固工事,让防线愈发坚固,一边扩充军备,训练士卒,提升战斗力。双方营地之间的旷野上,时常能看到斥候的身影,他们身形矫健,如鬼魅般穿梭,收集着对方的情报,为各自的主帅提供决策依据。斥候们在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穿梭于敌营之间,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渺小,却又无比坚定。
一日,白起乔装成商人,头戴斗笠,身着粗布麻衣,混入赵军控制的城镇。他的腰间挂着一个破旧的钱袋,里面装着几枚铜钱,随着他的走动,发出清脆的声响。他在集市上踱步转悠,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目光如炬,仔细观察百姓的生活状况和赵军的布防情况。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百姓们有的在摆摊卖菜,有的在店铺里忙碌,有的在街头闲聊。赵军士兵在街道上巡逻,他们的眼神警惕,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白起走进一家酒馆,酒馆里弥漫着浓烈的酒香和饭菜的香味。他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一碗酒和一些饭菜,一边吃着,一边听着周围人谈论战事。几个赵军士兵正在谈论战事,言语间对赵括充满信任,眼神坚定,坚信能够抵御秦军。白起听后,心中暗自警惕 —— 赵括不仅军事才能出众,在治军方面也颇有手段,能让士兵如此信服,绝非易事,这场较量,远比想象中棘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仿佛已经预见到了未来战争的艰难和残酷。
回到营地,白起立即召开军事会议。他神色凝重,在沙盘上重新布置兵力,深思熟虑后,决定改变策略,先从赵军的侧翼入手,切断其与后方的联系,如同斩断敌人的臂膀。“传我将令,让蒙骜率两万大军,秘密绕到赵军西侧,务必隐蔽行踪,伺机而动。” 他目光坚定而冷酷,仿佛能看穿战场迷雾,“我们要像一把利刃,慢慢剖开赵括的防线,给他致命一击。”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充满了必胜的决心,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赵括很快得知秦军的异动。他站在地图前,眉头紧皱,沉思良久,然后下达命令:“调三千胡骑,加强西侧警戒,不得有丝毫疏忽。同时,在必经之路埋设机关,准备给秦军一个惊喜,让他们有来无回。” 他的眼神中透着自信与冷静,仿佛早已看穿白起的计谋,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他的眼神坚定而自信,仿佛在向白起宣告:“你的阴谋诡计,在我面前是行不通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赵双方的对峙愈发紧张。白起的部队在西侧蠢蠢欲动,暗中集结兵力,准备发动突袭;赵括则严阵以待,加固防线,埋设机关,只等秦军自投罗网。一场更大规模的冲突,正在黑暗中悄然酝酿,压抑的氛围弥漫在战场上空,只待一个导火索,便会彻底爆发。而在这场博弈中,白起和赵括,这两位当世名将,都在竭尽全力,绞尽脑汁,为了胜利,也为了各自的国家,展开一场智慧与耐力的终极较量,究竟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