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明智抉择
左牵黄右擎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7章 明智抉择,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左牵黄右擎苍,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乱世将至啊...”他喃喃自语,“但不是现在,也不是以这种方式。”
月光下,曹操的目光越过谯县的屋檐,仿佛看到了洛阳城中那个摇摇欲坠的王朝。他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会站在更大的舞台上。但不是作为王芬的附庸,不是作为一个冒险的叛乱者。
他要等待,等待那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时机。
他给王芬的正式回信中,婉拒了参与政变的邀请,理由是\"黑山贼未平,不宜轻动\";而在给周旌的私信中,则详细分析了政变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暗示若时机成熟,他愿再议。
“来人!”曹操高声唤道。
不一会儿,夏侯渊匆匆赶来:“主公有何吩咐?”
“准备笔墨,我要修书一封。”曹操顿了顿,“另外,去请子孝(曹仁)过来。”
他将两封信递给堂弟:“这一封给周旌,这一封你亲自送往冀州,交予王芬。记住,不得经他人之手。”
曹仁接过信,犹豫道:“大哥,王芬信中究竟...”
曹操抬手制止了他的询问:“不必多问。你只需记住,若有人问起,就说我因病无法应王刺史剿贼之邀,深感遗憾。”
曹仁会意,郑重地将信收入怀中:“我这就出发。”
待曹仁离去后,曹操独自站在庭院中,望着冉冉升起的朝阳。、他想起自己二十岁时在洛阳任北部尉,设五色棒严明法纪的往事;想起因严惩蹇硕叔父而遭贬谪的愤懑;想起这些年来目睹的民不聊生、朝廷腐败的景象。
“王芬啊王芬,”曹操低声自语,“你只见朝廷之弊,却不见贸然行险之害。废立之事,岂是儿戏?”
他转身回到书房,案几上摊开的《孙子兵法》。翻开其中一页,上面有他亲笔批注:\"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时机未到啊...”曹操轻叹一声,将竹简小心放回原处。
十日后,曹仁从冀州返回,带回王芬的回信。信中语气难掩失望,但仍保持礼节,称尊重曹操的决定,并希望日后有机会再合作。
曹操读完信,只是淡淡一笑,将信投入火盆。火光中,绢帛迅速化为灰烬。
“孟德,王芬似乎...”曹仁欲言又止。
“不必理会。”曹操打断他,“近日我听闻青州黄巾又起,你多留意各方消息。”
曹操立即命人准备热水沐浴。他需要洗去这一夜的疲惫,更需要洗去与这场阴谋的任何关联。
浴桶中,热气蒸腾,曹操闭目沉思。王芬的计划太过冒险,且不说能否成功,即便废了灵帝,又能立谁?天下诸侯谁会服膺?更不用说洛阳还有何进、宦官等势力盘踞...
“不自量力。”曹操轻声评价,水珠从他坚毅的面庞滑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