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哈哈之君有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9章 归心似箭(伏笔收束),乾坤重塑始皇再造华夏版图,潘哈哈之君有道,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北境舰队的统帅站在旗舰甲板上,看着眼前的景象难以置信:那些本该互相仇视的山民与渔民,此刻竟如一体般冲杀;那些被他们视为“无用”的典籍与政令,此刻却化作最坚韧的铠甲。更让他胆寒的是,当通婚子弟的船队逼近时,每艘船上都挂着半面飞虎旗与半面海浪旗,合起来正是南境从未有过的新图腾——雄鹰展翅。

“大人,抓到墨梅谍的账本了!”林缚浑身湿透地冲上甲板,怀中抱着的羊皮卷滴着海水,“里面记着北境收买南境官员的名单,还有……”他翻开泛黄的纸页,露出夹在其中的半片玉珏,“还有当年您父亲被陷害的证据。”李岩的手猛地收紧,那半片玉珏的纹路,正是他腰间所佩的另一半。

海战在申时末刻结束,当最后一艘北境战船竖起白旗时,莱州湾的潮水开始退去,露出暗礁上密密麻麻的飞虎纹标记——那是陈破虏将军当年用鲜血刻下的军魂,此刻却被李岩用十年时间,变成了南境人共同的信仰。他站在俘虏群中,看着陈豹被山民与渔民联手押解,忽然想起王夫子临终前的话:“真正的归心,不是让百姓怕你,是让他们知道,你和他们流着同样的血。”

暮色中的海面泛着金光,李岩摸着新拼合的玉珏,终于明白父亲当年为何要将半块玉珏交给他——那不是权力的象征,而是让他记住,南境的每一寸土地,都需要像拼合玉珏般,将分裂的人心连成一体。当永昌城的灯火在远方亮起,他知道,那些在学府读书的孩童、在海边修补渔网的渔家女、在山上架设弩弓的猎户,此刻都有了共同的名字:南境人。

归心船队抵达港口时,岸上挤满了举着火把的百姓,他们手中捧着的,是从藏典阁抄录的典籍、通婚时的红绸、甚至是孩子的启蒙课本。李岩踏上码头的瞬间,老渔头突然跪下,呈上用贝壳串成的“海神令”:“大人,这是沿海七郡百姓共立的新令,以后南境只有一个神,就是护着我们的人。”

雪片在此时飘落,却掩不住人群眼中的热望。李岩看着通婚子弟们互相搀扶着下船,山民的猎户靴与渔民的麻编鞋踩在同一块青石板上,忽然想起十年前那个春雨绵绵的奠基日——原来所有的伏笔,早在他埋下第一捧春泥、定下第一条通婚令、救下第一卷典籍时,就已注定今日的归心似箭。

是夜,李岩在节度使府密室展开墨梅谍的账本,在最后一页发现用密蜡写的字迹:“雪落南境之日,便是墨梅凋零之时”。他望向窗外纷纷扬扬的初雪,忽然轻笑——北境永远不会明白,南境的“归心”从来不是靠威胁与利诱,而是当每个百姓都知道,他们守护的不仅是土地,更是让子孙后代能在书声中成长、在通婚中团结、在烽烟中不屈的信念。

更漏声中,林缚送来最新战报:北境二十万大军折损过半,残部已退回幽州。李岩放下战报,摸着案头摆着的通婚族谱、学府教材、海神新典,忽然明白,自己这十年走的每一步,都是在为南境铺就一条归心之路——让山与海不再割裂,让文与武不再分家,让每一个南境人,都能在烽烟中挺直脊梁,因为他们知道,身后有千万个同袍,有千年的文明,有永不熄灭的归心之火。

黎明前,李岩独自登上永昌城楼,看着东方渐白的天际。腰间的玉珏终于完整,可他知道,真正的收束不是击败北境,而是让南境从此再无“归心似箭”的渴望,因为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早已成为所有人心之所向的归处。当第一声雄鸡啼鸣响起时,他忽然听见远处学府传来孩童的读书声,混着渔家的海螺号、山民的牛角哨,在初雪的清晨,谱成一曲南境永不褪色的战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天灾末世:囤满物资的我被偷家了

屋里听雨

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

潘仲

斩首废后?疯批假公主回京杀疯了

墨子墨

工农兵大学生

艾叶子

末世:带着军哥哥们去修仙

一鹿溜溜溜

开局废柴,我可随意增减

神笔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