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章 时骸觉醒,土夫子自传,涧潭,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中,苏联专家的身体被无形力量撕成两半。没有鲜血飞溅,只有青铜色的机械结构和骨瓷材质的内脏。
他的右半身跪倒在地,化作十二节玉琮;
左半身悬浮空中,重组为脐带剪的形状。
暴雨重新落下。
王卫国跪在棺椁旁,骨瓷化的手指轻抚婴儿胸口。他的声音变成了电子合成音:\"初代容器已唤醒,极光协议进入最终阶段。\"
在无人注意的角落,一滴血泪坠入棺椁阴影处。那里藏着一页被泥土半掩的纸片——1974年3月的《考古简报》残页,背面印着模糊的《少年科学画报》订阅广告。
第三节 三时归一
2010年5月5日,上海博物馆废墟。
陆文渊从深渊中坠落,骨瓷化的躯体在虚空中翻转。十二节玉琮从四面八方合拢而来,每节纹路都映出不同的时空场景。
他的青铜右眼突然锁定第三节玉琮——
1974年的临潼发掘现场,棺中婴儿正抬起骨瓷左手,指尖穿透雨幕,直指2010年的自己。
\"找到你了。\"
婴儿的声音同时在三个时空响起。
陆文渊的坠落突然停止。他悬浮在虚空中央,看到自己的左手正在碳化碎裂。那些飘散的骨瓷粉末没有消失,而是穿越时空,落在1974年棺中婴儿的胸口,填补了星图烙印缺失的一角。
\"砰!\"
博物馆废墟上空,那颗\"天权辅星\"突然爆炸。青铜色的光波席卷整个上海,所过之处,七个光点从城市不同位置升起:
世博会中国馆的地下室;
外滩某栋老建筑的密室;
黄浦江底沉没的货舱......
每个光点中都飞出一截青铜脐带,七段脐带在空中交织,组成完整的北斗七星图案。
陆文渊的胸口突然透明化。
那颗跳动的青铜心脏表面,1974年的出土编号正在发光。心室壁上浮现出微缩的玉琮影像,第十二节纹路里蜷缩着个胎儿——正是棺中婴儿的形态。
\"原来如此。\"
他的声带已经完全金属化,声音带着青铜编钟的共鸣。
1985年的生物所里,年轻的自己突然抬头;
2010年的废墟中,骨瓷化的躯体停止下坠;
2023年的太空舱内,玉琮化的\"陆远\"表面浮现相同星图。
三个时空的\"陆文渊\"同时伸出手。
在触碰的瞬间,整个长江流域的七大考古遗址同时震颤。良渚的反山墓裂开,露出里面十二具青铜棺椁;三星堆的祭祀坑渗出青铜液体,形成微型长江;殷墟的地面浮现出完整的星图......
\"轰——\"
天穹破碎的声音。
陆文渊看到时间本身出现了裂缝。1974年、2010年、2023年三个时空开始重叠,棺中婴儿、博物馆废墟、太空玉琮三者之间形成了青铜色的光流。
他的意识突然被拉长,同时存在于:
临潼的暴雨夜,手指触碰棺中婴儿的瞬间;
博物馆的废墟里,骨瓷躯体吸收青铜脐带的时刻;
太空的棺椁内,玉琮表面星图完整的刹那。
\"非攻容器,觉醒完成。\"
电子女声从三个时空同时响起。当陆文渊-1974抱起棺中婴儿,陆文渊-2010接住青铜脐带,陆文渊-2023融入玉琮结构时——
长江突然改道。
真实的地理河流并未移动,但文明意义上的\"长江\"开始重组。七大遗址的光柱连成新的河道,青铜液体在其中奔涌,河床上刻满甲骨文的\"非攻\"篇。
在最后的光晕中,陆文渊看清了真相:
极光计划不是苏联人的发明。
青铜神树不是古人的造物。
甚至连\"时间\"本身都是——
一个等待被唤醒的容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