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落幕
你很会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章 落幕,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你很会呐,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世道确已转变。”
“士人独尊的时代即将落幕。”
“此后的天下将进入士农工商并重的时代。”
“士人高高在上的局面终会渐渐消退,技术与生产力不断提升,那些曾被轻视的‘工农商’对知识的理解也在日益加深,总有一天,他们会站到诸位面前,向你们说出自己的见解。”
“圣人最爱空谈理论。”
“也最不切实际。”
“回归根本,或许是未来的大道。”
“我亦承认,贸然抬升‘农工商’的地位确实显得突兀,且极易引发争议。”
“但自宋至元直至今日,百年间天下积聚诸多顽疾,若仍固守‘效法先王’的老路,幻想重现往昔盛世,显然不合时宜。”
“人心已然改变。”
“从陛下起事到宋朝商贾地位提升,无不表明其他阶层对自身地位的不满日益加剧。”
“他们始终在寻找新的方向。”
“因此,我夏白斗胆预言,世间即将迎来一场大的变革,农、工、商的地位必将节节攀升。”
“最终实现士、农、工、商的彻底融合。”
“地位平等!”
夏白再次俯身叩首。
然而,朱元璋早已怒火中烧。
治理国家,还要他夏白来指点吗?夏白有何资格?归根结底,不就是为了抬高商人的地位吗?
这是绝对不可容忍的。
他绝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农夫、工匠这些人,本就该安于自己的位置,不该有那么多非分之想。
这不是他们应该考虑的事情。
这种不该有的野心,正是天下*的根源,必须彻底清除。
朱元璋脸色阴沉。
他已经打算在全国再次掀起学习《大诰》的热潮,百姓只需安分守己即可。
其他的妄想,都不应存在。
“荒谬至极!”朱元璋瞪眼怒吼,“朕如何治国,轮不到你指手画脚。”
“这更不是你应该操心的。”
“朕念你为大明贡献了不少珍稀之物,特意将你安排为会试第一名,朕认为你是个人才。”
“但大明从不缺少人才。”
“更不缺像你这样眼高手低、狂妄自大的人。你以为读了几本书,看了些世态,就以为懂天下之事了吗?”
“朕的大臣们,哪一个见闻不广于你,哪一个学问不高于你?他们对天下的了解难道不如你?”
“朕现在做的,正是正本清源。”
“元朝倒行逆施,祸乱中原,朕恢复中华,就是要洗刷元朝带来的耻辱。”
“我中华自古便是礼仪之邦,道德教化的发源地。”
“而你说的提升其他工、农、商的地位,不过是舍本逐末,实则是大逆不道。”
“其心可诛!”
“宋代仅因提升了商人的地位,便导致国力衰弱,受四方蛮夷欺凌,割地赔款不断。”
“你还让朕效仿?”
“还想走得更远?”
“你分明是见朕大明稳固江山,心生不满,想扰乱大明,朕不会上你的当。”
“更不会放松一丝一毫!”
“你不是问朕要给后世留下什么样的天下,朕就告诉你。”
“这大明江山,该是百姓乐业、百业有序、仁义兴盛的太平盛世。”
“不许妇人干政,也不容那些怀有异心的人兴风作浪。”
“我们要建的,是一个繁荣安定的国度!”朱元璋握紧拳头,豪情万丈地说道。
“圣上英明无双。”
“大明必会永续辉煌。”
“……”
朱元璋话音刚落,周围便响起一片奉承与阿谀之声。
夏白眉宇间透着几分复杂的情绪。
他静静注视着朱元璋,内心叹息。
历代*皆如此期望。
可惜最终都归于尘土。
他能够理解。
毕竟这江山是朱元璋亲手打下来的,他自然期盼它长久稳固。但若一味只信自己所信的,只会渐行渐远。
天下之势,如江河奔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当下世界正朝着革新图强的方向迈进,若仍固执守旧、墨守成规,只会愈发陷入困境,终被时代碾压。
夏白开口道:“陛下希冀天下太平,又盼望长久安宁,草民甚是钦佩。”
“但身为臣子,草民不得不反复思索,这天下真的可以如愿吗?万事真的都能顺遂吗?”
“草民不敢苟同。”
“今日草民有三疑,请陛下为草民释惑。”
夏白深深一拜。
他俯身低头,静静等候朱元璋的回答。
朱元璋眯起眼睛,眼中寒光毕露,冷声说道:“夏白,咱对你最后的耐心已消磨殆尽。”
“咱劝你莫要自寻死路!”
“请陛下成全。”夏白毫无退缩之意,坚定地站在原地。
朱元璋死死盯着夏白,忽然冷笑,那笑声冰冷刺骨:“说吧。”
接下来两章正在撰写中……
------------
“多谢陛下。”
夏白恭敬地拱手,随后深吸一口气,将心中所想缓缓道出。
他神情严肃,带着一种果决的力量,沉声问道:“第一问陛下,您要缔造的大明是什么样的?”
“是超越唐宋、胜过汉唐的大明,还是仅仅守护中华、偏居一隅的天下?”
朱标身子微微一震,终究按捺不住,沉声说道:“夏白,这话已经不该再提了。”
这根本不是疑问。
这分明是在催促父皇做出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