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4章 再见巧儿
古月墨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番外第4章 再见巧儿,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古月墨海,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德元年十一月廿六·西直门外废窑厂,铅灰色的天幕压得极低,碎雪粒铺在坍塌的窑壁上,宛如撒了一层细盐。朱厚照裹着玄色狐裘蹲在蜂窝状的窑口,鼻尖冻得通红,睫毛凝着细霜,却死死盯着炉中翻涌的铜汁。王祯站在三尺外,腰间鲁班尺磕在窑壁上,发出清脆的「当」声,尺头「工」字暗纹与他掌心老茧的纹路重叠——那是数十年握锤铸炮留下的印记,镌刻着铁锚会「以锚为笔,以火为墨」的族训。
「硝石需七炼去卤,」王祯将解池硝石粉撒入炉中,声音盖过松明火把的爆响,「《武编》里写得明白,多炼一遍,铅砂就能少三分。」他抬手用粗麻布袖口擦过嘴角,露出腕间铁锚刺青——这枚刺青比官窑火漆印更早烙进匠人的血脉,袖口还沾着太医院「避铅散」的浅黄药斑。
朱厚照怀中的《天工开物》微微晃动,封面锚链纹是铁锚会的公开符号,内页夹着《西洋火器图说》。他指着炉中铜汁道:「按你说的「双螺旋膛线」,真能增射程?」
「试过七次,」王祯用夹着铁锚纹的火钳翻动铜汁,「上次炸膛是因为工部铜料掺铅三成——他们的「火德验铜法」不过是往铜水里丢朱砂,骗骗文官罢了。」他忽然压低声音,「皇上,您给的《天工开物》抄本,比任何「遗典」都实在。」
朱厚照指尖敲了敲窑壁,目光笃定:「双螺旋能增射程,朕信得过。」
掌火匠人高举燧发铜盒跑来,粗布围裙上的铁锚补丁随动作起伏。这些闽西匠人世代供奉郑和宝船锚链,围裙暗纹绣的是罗盘刻度与锚链环扣。朱厚照被张忠拽到土坡后,仍探身望着火铳模型——枪管内的双螺旋膛线是王祯根据正德提供的《西洋火器图说》改良,被匠人们称作「龙骨纹」,取自宝船龙骨的力学结构。
雪粒子钻进领口,朱厚照忽然注意到废窑厂西北角的身影——那是王祯的孙女王巧儿,正蹲在弹簧堆前调试零件,粗布围裙上的铁锚与齿轮绣纹随动作起伏,腰间别着本磨破边角的《算学新说》。这是他重生后首次见她,与前世深居豹房时转交书包的场景重叠——那时他已病入膏肓,而她跪在豹房外,怀中紧抱他临终前赠予的书包。
「三百零五步!」丈量匠人喊声破碎在北风里。朱厚照盯着靶心铁珠,穿孔处系着的红绳打作「单锚结」。火铳模型裂口处,铜汁凝成的尖刺泛着冷光,王祯却用燧发装置零件撬开裂口:「看,闭锁不严是因为弹簧张力不足。巧儿算出,需九斤四两。」他摸出片薄铜,边缘刻着细密的应力线,「这是用宝船锚链熔的熟铜,够韧。」
朱厚照蹲下身,将铁珠按进裂缝,忽然想起前世临终前塞给巧儿的书包——那是他从秘室带出的「奇物」,内页《天工开物》残页与《西洋火器图说》的激光切割边缘,曾被她摩挲得发旧。「明日调神机营的母铳来,朕要亲验「宝船龙骨火铳术」!」他提高声音,目光扫过巧儿发间晃动的铁锚发簪。
暮色漫过窑厂时,王祯用炭笔在《永乐火器真诀》画下弹簧闭锁图,旁边注着「龙江船厂王景明改良」。朱厚照望着他皲裂的指尖,忽然问:「若文官再弹劾「奇技」,如何应对?」
王祯头也不抬:「就说这是《郑和工器谱》里的「锚链承压法」。那帮酸秀才没见过宝船,还能没见过锚?」他指向炉中铜汁,「再说了,射程多一百步,就能多救十个边军——文官的笔能杀人,匠人的锤也能救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