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写作的小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章 银针经络通文气,笔耕者:文心长明,不会写作的小林,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冬至前的同仁堂药香漫过青石板,许砚秋跟着针灸医师陈墨斋推开雕花木门时,正看见老匠人对着针灸铜人比划,铜人身上的经络线在晨光中泛着靛蓝,竟与陆辰安手机里的“案件时间轴”有着诡异的同构。

“人体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陈墨斋的银针在铜人“合谷穴”顿住,针尖映着窗棂漏下的光斑,“下针要像写文章,起承转合自有气脉。”陆辰安的瞳孔骤然收缩,手机备忘录飞速记下:“凶手用针灸铜人经络设计杀人顺序,每个穴位对应死者的职业特征——就像陈医师说的‘气断则绝,文断则散’。”

晚晴的镜头对准陈墨斋腰间的牛皮针囊,磨损处绣着极小的“灵枢”二字——那是《黄帝内经》的经络名篇。老人转身时,衣摆扫过墙角的中药柜,百子抽屉上的铜拉手被磨得发亮,每格都刻着药性韵脚:“当归活血,熟地滋阴,就像你们写小说,该活血时别熟地,该留白处别填实。”

午后在问诊室,陈墨斋展示了祖传的“经络密码图”,绢布上的朱砂线网里藏着用藏红花写的病案:“曾祖父给京剧大师程砚秋扎针,在‘云门穴’留针时,忽然悟到唱腔的气口该如经络般‘通则不痛’。”陆辰安盯着图上重叠的针孔,忽然想起在园林学到的“借景”原理:“如果凶手利用人体经络的‘表里关系’,在看似无关的部位留下致命伤——就像陈医师说的‘病在表,根在里’,诡计藏在经络的表里虚实间。”

手机震动,陆辰安的编辑发来消息:“《淬刃》‘园林迷局’章节数据回暖,但竞品加入‘AI诊断凶手’情节,建议让主角配备智能针灸手环。”年轻人望着陈墨斋用艾绒熏针的手,艾烟上升的轨迹竟与屏幕上的“用户活跃度曲线”诡异地重合。“陈医师,”他问,“如果用AI分析经络数据,能算出下针时的心境吗?”老人吹了吹针尾的艾火:“算得出穴位坐标,算不出我给产妇扎针时,心里念的那声‘母子平安’。”

暮色漫进中药库房时,陈墨斋捧出个紫檀药匣,里面躺着历代医师的“错题银针”:弯了针尖的“太冲穴专用针”、熏黑的“隔盐灸旧针”、还有刻着修补痕迹的“经络铜人备用针”。“光绪年间的老医师在‘膻中穴’扎偏半分,”他摸着针柄上的凹痕,“后来在医案里记:‘针偏可复,心偏难正’——每个错针都是医者的警世钟。”许砚秋忽然想起母亲在他作文本上的红笔批注,那些被圈出的“情感突兀处”,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气脉矫正”?

归程经过胡同口的针灸诊所,陆辰安忽然停在玻璃橱窗前。现代理疗仪的蓝光里,针灸铜人模型正在演示“电子脉冲针灸”,而陈墨斋送的旧银针在他口袋里微微发烫。“许老师,”他指着橱窗说,“凶手可以利用‘电子针灸仪频率’干扰心脏起搏器,就像陈医师说的‘气脉相通,杀机可藏于毫厘’——传统经络与现代科技的共振,正是完美的犯罪盲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玄幻:万界团宠,我的群友全疯了

汴梁城的神兽

提枪入两扇门免费看

帅哥叔叔

受穿越到兽世的文

挽留夜间的风

M灌肠训练一天

冬末春初的余风

骑马承欢by十二

一只蝶歌

清冷病弱美人弱

城门老军